中新网新疆正文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三棵老杨树下半个多世纪的邻里情

2021-07-26 18:12:47 来源:阿克苏日报
字号:

  原标题:三棵老杨树下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丽

  在新和县玉奇喀特乡先锋村,路旁有三棵直径达一米的白杨树时常引人驻足观看。“这三棵树的根扎得特别深,周边的小树林都是从老白杨树根茎上长出来的。”7月16日,路过的村民对记者说。

  越来越深的不只是白杨树的根,还有全村7个民族的村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邻里情。

  王新生6岁时,随父母搬迁至先锋农场(2016年8月改制为玉奇喀特乡先锋村),至今已在村里生活了32年。他整天乐呵呵的,是个天生的热心肠,去年12月被大伙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说起王新生,村民艾买尔江•艾海提连连夸赞:“新生兄弟,没得说!他是我们的‘银行’。”

  在先锋村谁家急需用钱周转,直接找王新生拿;销售的棉花款,乡亲们嫌存钱麻烦,索性塞给王新生,让他帮忙收着等用时再取。十来年间,王新生已经不记得借出去多少钱,收到过多少“存款”。

  “去年,我想买牛,他二话不说转给我2万元;6年前,我想开烤肉店,他把空余的两间商铺免费给我用了3年……”说起王新生的好,艾买尔江•艾海提如数家珍。

  除了艾买尔江•艾海提,王新生在村里还有十来个发小。最“铁”的是依布拉音•肉孜。“我在村里管地,老婆在县城带娃娃。这几年我跟老婆相处的时间还没有跟依布拉音•肉孜相处的长。”王新生笑着调侃。

  王新生有1300亩棉花地,依布拉音•肉孜帮他管理。从2015年至今,两人从没红过一次脸。

  “我们同一锅吃饭、同一铺睡觉,都有对方家门钥匙。王新生说,有时给工人发工资,他没时间去银行取钱,索性把银行卡密码告知依布拉音•肉孜请他代劳。

  去年,依布拉音•肉孜父亲去世,听闻噩耗,王新生立即带着一千元现金去吊唁——“很心痛,就像自家长辈去世的感觉一样。”王新生说。

  依布拉音•肉孜每月工资3000元。每逢家里有急事,都会找王新生预支。“我已经把明年4月份的钱都花了。王兄弟有时记不清了,但我记得!”依布拉音•肉孜笑着说。

  今年45岁的先锋村党支部书记王伍生在先锋村出生,“三棵树”的故事他时常听母亲提起:20世纪60年代,232名上海知青来先锋农场奉献青春。当时农场一无所有,只有三棵白杨树,上海知青们称这一带为“三棵树”。15年间,上海知青带领当地10余户村民共同发展生产,给大家教技术、教知识;走的时候,留下很多先进设备,但对村里影响最大的是促进各民族间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王伍生说:“我家1960年就来村里了,当时这里是戈壁滩,住的地窝子。如今先锋村113户村民,人均年收入2.4万元,全村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邻里间互帮互助不分你我,像‘三棵树’一样紧密团结。”

  “前几年,部分知青后代还替父母来村里探望过一些老朋友。我们村一直将‘三棵树’作为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70岁的村民齐那汉•沙克提起上海知青,满眼热泪不断回忆当年的青春岁月。

  阳光下,三棵白杨树挺直腰杆,将根扎入更深的泥土里,继续生根、发芽……

(编辑:孙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