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正文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托格拉克艾格勒村:给乡亲带来好日子

2021-02-02 16:38:07 来源:中新网新疆
字号:

国网乌鲁木齐公司驻和田策勒县“访惠聚”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为村民排忧解难。王晋魁 摄
国网乌鲁木齐公司驻和田策勒县“访惠聚”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为村民排忧解难。王晋魁 摄
马建宁(右)和工作队员入户走访,了解村民家庭情况。王晋魁 摄
马建宁(右)和工作队员入户走访,了解村民家庭情况。王晋魁 摄


  中新网新疆新闻2月2日电(宋德义 王晋魁)“养殖并不难,也不耽误其他农活,现在生活挺好的,今年差不多能赚40000元,已经脱贫了。”1月27日一早,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托格拉克艾格勒村农民努尔买买提•买提克热木走进鸡舍,完成着清扫、投食等流程。

  托格拉克艾格勒村位于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北面,全村696户2483人,贫困人口达186户799人。

  “最大的难题是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够明显。”2020年1月,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主任马建宁被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派往托格拉克艾格勒村,担任“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开会时,他发现村干部干劲不足,脱贫思路没有清晰计划,让他感觉像“挨了当头一棒”。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培养“最能打的人”。马建宁从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入手,实行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联合办公,组织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对一”,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具体工作中为村干部理思路、教方法、传经验,定期组织“三会一课”,提高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

  补齐村党支部建设短板的同时,马建宁重视村级储备后备力量的培养,内培外引选“头羊”: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中培养了5名思想政治过关、工作能力突出的村级储备后备力量,提升村级党组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仅2020年,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10份,累计,发展党员3人,基层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

  马建宁将全村67名党员划分成6个党小组,建立“双培双带”机制、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党员干部在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上充分发挥作用。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只有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才能奏效。如何让现有产业带动就业,让产业政策带动贫困户彻底脱贫,这无疑是一块“硬骨头”。

  驻村以来,马建宁统筹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调研摸实情,找准贫困症结,千方百计拓展致富路子。尼雅黑鸡养殖是村里的脱贫项目之一,通过多日的考察、技术了解和市场调研,马建宁决定由工作队牵头,党支部组织,贫困户参与进行集中养殖,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实现产业和就业双保险。

  集中养殖采取村党支部+贫困户模式,养殖围栏由工作队出资建设,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进行养殖,既能避免散养劳力浪费,出栏率不高的问题,也能解决本村劳动力较弱、收入较低的贫困户及边缘户家庭就业,同时提供技术指导,提高贫困户养殖技术,进一步加快村民脱贫致富步伐。

  “马书记,棉花马上成熟了,我想出去摘棉花赚钱,能不能帮助我一下。”8月,村里有名的“懒汉”艾力•麦提吐尔送主动联系马建宁,要求外出务工。艾力•麦提吐尔送并不是个例,从以前的“坐等靠”到如今的主动寻求工作机会,精神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平整村路、修电器、帮村民要回拖欠的工钱…无论大事小事,完成一件销号一件。短短几个月时间,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10条,帮助贫困户销售当地农产品二十余吨。

  现在,在托格拉克艾格勒村,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一项项特色产业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态势,依托“就业+产业”两大引擎,最后18户79人今年已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人均纯收入由2019年的7215元提高至19988万元。

(编辑:闫文陆)
我们的微信、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