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正文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50万头(只)牲畜大转场 旅游+为哈巴河县传统畜牧业发展助力

2021-09-13 11:44:21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字号:

赶着牛羊走上转场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赶着牛羊走上转场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清晨第一缕阳光越过山峰,照在草原和毡房时,吾明·阿塔拜家的毡房前已升起袅袅炊烟。9月9日起,他家开始秋季转场,在其后的6天里,将从夏牧场跋涉100多公里,转到春秋牧场。

  吾明是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沃尔塔喀布尔尕塔勒村村民,从小就跟着父母一年4次转场。现在,他的大女儿已经在乡镇学校当老师了,而他每年还和祖祖辈辈一样,赶着牛羊,在牧道上转场。其实,变化已悄然出现。

准备早餐,饭后开始秋季转场。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准备早餐,饭后开始秋季转场。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传统畜牧业要融入现代科技,加大投入建设,推动它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哈巴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海拉提·对山说,深入挖掘转场文化,大力发展“旅游+畜牧业”,以旅游赋能传统畜牧业,助力牧民增收,就是路径之一。

  海拉提介绍,从2016年起,哈巴河县开展了草畜平衡工作,实施以草定畜。经过测算,当地现有的草场资源,发展50万头(只)牲畜就达到了饱和。为此,该县加大力度,将原先天然放牧的60万头(只)牲畜减少到了现在的50万头(只)。现在,吾明家里转场的牲畜群里,有10匹马、70头牛、180只羊,比前些年略有减少。

  在传统畜牧业实施以草定畜,按照承载量放牧的同时,哈巴河县把农区畜牧业大发展提到了重要工作日程,“按照规划,‘十四五’末,哈巴河县的载畜量将达到150万头(只),农区畜牧业的养殖量将达到100万头(只)以上。”海拉提说。

  现在,哈巴河县传统畜牧业每年还有50万头(只)牲畜在转场,每年从冬牧场转场到春秋牧场,再到夏牧场,秋季再转场到春秋牧场,然后转到冬牧场。而传统畜牧业的转型已在进行中。

转场途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转场途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哈巴河县的夏牧场距离喀纳斯景区约20公里,风光秀美,转场也要经过景区。“‘羊群上来了,花儿没有了;花有了,羊群没了’,这种情况不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海拉提说,要避免这种现象,就要控制牲畜的数量,让畜牧业发展和保护环境达到最佳平衡点。

  近年来,哈巴河县按照阿勒泰地区旅游发展的“夏避暑、冬嬉雪、春秋两季看转场”格局,大力发掘转场文化,发展旅游业。

  “我们有3个牧业村,草场分布在170多公里的道路两旁。”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乡长杜曼·哈德力别克介绍,今年,该乡动员牧业村村民,多发展农区畜牧业,减少传统畜牧业的饲养量,把人力节余下来,在道路周边开办农(牧)家乐、特色畜牧产品的销售点等,通过参与旅游业增收,以减少放牧数量,恢复良好生态环境。

  “放牧牲畜数量减下来,狠抓品种质量,又是通过放牧方式养殖出的牛羊,可以在市场上打造高端畜牧产品。这样,传统畜牧业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海拉提说。

牧道转场路漫漫。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牧道转场路漫漫。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走的是黄金道,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这是人们对阿尔泰山放牧牛羊生存环境的形象描述,更是高品质畜产品生产加工的基础。目前,哈巴河县正着力开发以阿勒泰大尾羊为代表的高端畜牧产品。“我们转场的牧道途经高山、森林、草原、湖泊、沙漠等,景色非常美,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既是最先体验我们的优质畜牧产品的品尝者,又是潜在顾客,将来还可以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扩大销售,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海拉提说。

  下一步,哈巴河县还将充分利用转场通道风景优美的优势,动员牧民发展农(牧)家乐、民宿等,开发转场文化体验游等,让游客更好地参与到转场中。(记者 任江)

(编辑:闫文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