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正文
中新网首页|安徽|北京|上海|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我们的微信

产业振兴路上“枣”致富

2021-01-14 22:08:12 来源:中新网新疆
字号:

  中新网新疆新闻1月14日电 近30年,作为和田红枣主产区的洛浦县,红枣产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经历过兴盛、也滑入过低谷。如何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让红枣产业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

  洛浦县的做法是:把红枣产业振兴摆上突出位置,通过生产方式的改进、新技术的运用,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红枣品牌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种枣:从零散种植→优质红枣基地

  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村民李德振是一位资深枣农,1992年就从河南来到洛浦县种植红枣。他回忆说,那时候,每家每户只有几棵或者几十棵小枣树,而且大多数都是套种,枣树下种小麦、蔬菜。从2005年开始,在政府的引导下,拜什托格拉克乡开始大规模种植枣树。

  说起种植红枣的历程,70多岁的老支青史鹤山记忆犹新,他说:“最初林果专家来指导修剪时,我们都不能接受,总想着多发枝才能多开花结果、多收入。”而如今,通过把实用技术运用到红枣种植中,产量成倍增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枣种植大户。

  以往,枣农更加注重种植枣树的数量,而忽略了品质,更不懂得什么是提质增效。随着实践、认知的深入,加之红枣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和田红枣在市场上有了竞争性。

  面对枣农遇到的“瓶颈”,洛浦县委、政府从提质增效,助力枣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上下功夫。

  从施肥、嫁接到病虫害防治,从枝条修剪到收枣、晾枣,每一个种植管理环节,洛浦县林业部门都要定期邀请、下派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从最初的粗放型自然生长,到后来的修枝剪条细心管理,再到如今的定株嫁接矮化密植规范种植,洛浦枣农们从尝试探索走上了标准化科学种植道路。

  经过一系列提质增效措施,如今最高达1吨的亩产量,让枣农们笑开了花。科学的种植管理,配以当地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使得洛浦出产的红枣品质超群,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均高于同类产品,在全国各大林果产品展销会上倍受青睐,并获得2018年首届中国新疆特色产品博览会产品金奖。

  而作为当年支青开荒驻扎营地、和田红枣种植先驱地的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在支青史鹤山等人的带领下,因种植红枣方法得当率先致富步入小康。2013年以前户均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为和田地区农业农村战线的一个标杆,相继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精神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由于红枣产业发展突出,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及该乡伊斯勒克墩村于2019年9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在红枣种植发展中,洛浦县坚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与农业生产争水争地;坚持集中连片、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合理布局。现已建成500亩的新品种新技术红枣示范园1个,1000亩的优质高效栽培红枣示范园1个,并于2020年7月成功创建为国家旱区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红枣优质高效栽培标准化示范基地”。

  卖枣:拓展销售渠道→更广阔的大市场

  “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全国林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消费扶贫,‘保险+期货’等多种销售方式并行发力,让洛浦县红枣走向更广阔的大市场。”洛浦县林草局党组书记李飞剑说。2020年9月底,中粮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粮期货有限公司与洛浦县骏红缘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组织了主题为“服务三农、服务脱贫”的红枣“保险+期货”的知识讲座。

  通过专家们的讲解,让枣农逐步了解掌握红枣期货知识,了解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学会运用期货市场规避红枣价格下跌的风险,让枣农安心种枣、顺心卖枣。

  “单颗鲜枣在22.9克以上,最大重量高达50克以上,含可溶固性物33%以上,鲜枣含糖28.68%,干枣含糖69.42%以上。”在2020年洛浦县首届红枣文化节开幕式上,和田早上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李志刚向大家提供的洛浦骏枣各项检测指标中,数据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从“定性”到“定量”,红枣各项指标“数字化”的背后,是洛浦红枣发展迈向精细化、产业化的生动实践。

  为保证红枣产业发展得更好,在县林业部门的牵头组织下,60余家红枣种植、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种植大户组建成立洛浦红枣产业联盟,将红枣种植、生产加工、终端销售串联起来,形成三产融合的互利共赢新模式。

  和田早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红枣产业联盟的一员,李志刚说:“我们将积极发挥企业带动引领作用,坚持绿色发展、质量优先、品牌引领,积极为洛浦红枣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洛浦县着力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红枣发展,大力打造

  创建属于洛浦自己的红枣品牌。目前,已注册荒漠干果、和田珎枣、想思念、脆如雪、大漠红珠、五棵胡杨农场等10个红枣品牌,其中5个品牌已申请地理认证标识,标志着红枣品牌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益农:枣产业链→助农稳定增收

  “最近收入不错,每天都有200元左右的收入。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在公司临时务工,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恰尔巴格乡巴什皮切克其村村民茹孜妮莎•亚森说。

  茹孜妮莎所说的临时务工地是位于洛浦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园区的早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2013年投产,有种植基地、加工厂、销售公司,长期用工80人左右,临时用工每年1.5万人次。据公司统计,每年就临时工工人工资结算近百万元。

  而在洛浦县俊红缘红枣加工厂工作的古丽米热•努尔买买提每个月除了有3000元的固定工资外,她还参加了主播培训,开通了直播号,开始尝试在各个平台上推销红枣等农副产品。

  洛浦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牟春瑞说:“农业园区管委会有91家大户与企业,种植红枣7万亩,红枣采摘每年需劳务人员1.5万人左右,劳务费用1亿元以上。”

  政府扶持、企业带动,洛浦红枣产业已建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联农益农机制,集中力量打绿色牌、走优质路,积极探索精深加工和更好发展。和田知禾浦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利说:“我们已争取到自治区农科院的技术支持,目前正筹备在洛浦建立优质红枣干、鲜果示范基地,争取开创和田红枣干、鲜果新天地,助力洛浦经济发展!”

  从枣粮兼种到标准化种植,再到产业化发展,洛浦完成了从单纯产枣、卖枣,到今天精细化发展红枣产业、大力推广红枣文化的转变,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联合经营升级,全面提升了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带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转型发展。

  洛浦县林草局党组书记李飞剑介绍说,发展红枣产业,不仅防风固沙改善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更是明显。除枣农自身过万的收入外,红枣收购加工环节还解决了季节性就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后,洛浦县将在红枣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力争让红枣产业成为造福洛浦群众的支柱产业。

(编辑:程勇)
我们的微信、中国新闻周刊